走进北京市西城区桦皮厂胡同8号楼,适老化电梯大大方便了居民出行;锃亮的瓷砖、明亮的客厅,品牌家具和崭新设施给人以掩饰不住的简洁大气。每户家庭都进行了水电气热智能化升级,安装了太阳能集热板和阳台热水器等节能设施。然而就在去年这个时候,这里还是一栋亟待改造的危旧楼。
据了解,桦皮厂胡同8号楼是北京市首个装配式危旧楼改造项目、首个混凝土模块化项目,新型建筑工业化建造技术让这栋楼实现了在3个月内原拆原建。
“桦皮厂胡同8号楼项目为北京、上海DB真人网站、深圳等城市提供了城市旧改更新有机新样本。”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设计研究院院长任刚告诉记者,该项目实现了快速建造、绿色施工、无扰作业、品质优良,解决了传统旧城改造过程中的痛点难点,为危旧楼改建带来了全新解决方案。
桦皮厂胡同8号楼建于上世纪70年代,基础结构老化,居民改造意愿强烈。如何在短时间内完成改造?记者了解到,该改造项目依托中建海龙原创研发的C-MiC技术(混凝土模块化集成建筑+预制PC构件),将建筑模块从工地搬进工厂,解决了现场施工难的问题,大幅缩短了建设周期。
“简单地说,就是首先将建筑根据功能分区划分为若干模块,再将模块进行高标准工业化预制,最后运送至施工现场装嵌成为完整建筑。”任刚表示,高质量新房建设仅需3个步骤,工厂生产和现场施工双线%以上建筑工序由产业工人在工厂完成,现场工作量大幅度降低,相较传统建造方式减少75%的建筑垃圾排放和25%建筑材料浪费,“实现了‘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
任刚表示,中建海龙模块化集成建筑具有高效率、高质量、绿色低碳、节材省工四大优势,工期仅为传统建筑建造方式的1/3。其运用数字化手段,打通设计、生产、运输、施工、资产交付和管理5个环节,融合数字设计、智能生产、智慧运输、智能施工、智慧运维等新技术,实现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生产建造,助推新型建筑工业化和建筑业低碳转型升级,成为实现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利器。
在紧邻北京地铁19号线太平桥站的施工现场,一个巨大的充气膜“罩”住了施工基坑,且无任何梁柱支撑。这是记者在北京市西城区新兴盛危改基坑气膜项目现场所见。其实,在不远处,该项目还有另外一个与此相类似的被充气膜“罩”住的施工基坑。
中建交通新兴盛危改项目总承包单位项目负责人李久双告诉记者,由于采用北京中维空间膜建筑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的基坑气膜技术工艺,该项目有效降低了有害气体和粗颗粒排放,同时可以降低气膜内部作业所产生的噪声,将施工过程对周边居民的影响降到最低DB真人网站,实现了周边民众“零投诉”。
“此外,更减少了因恶劣天气、反复覆盖等导致的工期延误与资源消耗,预计可节约工期6个月以上。”李久双表示,这真正实现了“抓进度”与“不扰民”的协调统一,提高施工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居住环境水平。
什么是基坑气膜?“基坑气膜是一项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施工新工艺。无需任何梁柱,可以创造更大的完全净空的施工空间。”北京中维空间膜建筑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谷强表示,气膜内装有智能控制体系、智能检测报警系统、消防系统DB真人网站、通风系统,保障安全施工。
据谷强介绍,该项目贯穿地铁19号线太平桥站C出入口,气膜基础采用混凝土地梁、钢架梁和冠梁等多种形式,基础高差最大处达24米,并未对地铁安全运营造成影响。同时,气膜内的一栋古建筑也得到了很好保护。
2023年,以北京三统碑综合大厦项目为试点,北京开始推广房建工地基坑气膜新技术应用,成为北京市首例、全市首创建筑工地气膜建筑防尘降噪新模式。2024年,北京市面积最大、造型最复杂的首个双基坑气膜在北京市西城区新兴盛危改项目落地。双基坑气膜也创下“一个之最”和“一个首例”,即全国最复杂的基坑气膜和全国首例双基坑气膜。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