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电昌都新能源有限公司大力推行“实践创新”,在打造目前在建单体规模最大、创建标准最高、施工组织最难的牧光互补山地光伏发电项目中,摒弃传统模式,随着大量的鲜活案例涌现,逐步形成了项目创优工程、水风光模式创新工程、“四联四共”党建共建工程、“峰·光”品牌传播工程四项创新工程的生动实践。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动当地农牧民就业增收,共享发展成果,切实彰显了央企担当,从而推动企业价值的提升。
华电昌都新能源有限公司倾力打造的昂多、拉妥光伏发电项目就是聚焦主责主业,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典范。这两个项目是目前华电集团在建规模最大的清洁能源发电项目,已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国家发改委102项重点工程清单,建成后将为金沙江上游流域“水电+光伏+风电”一体化提供宝贵经验和鲜活案例。为此,华电昌都新能源公司提出的目标是积极打造“绿色金上”生态环保精品工程和国家级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全力创国优金奖。
具体落地的措施如下。一是狠抓策划,创国优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全面调研分析光伏发电项目创建国优金奖的基础条件,进一步总结提炼“1233”光伏工程创优工作思路,明确一个创国优金奖目标,坚持行业协会和地方主管部门两个方面协同推进,高质量完成《金沙江上游清洁能源基地260万千万光伏项目创国优策划方案》《金沙江上游清洁能源基地260万千万光伏项目创建国家优质工程金奖工作方案》和《创国优青藏高原光伏发电项目全过程质量管控实施方案》三项基本制度,搭建创国优目标责任体系、创国优工作推进机制和创国优工程管理执行标准三个体系,为工程创优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强化咨询,创国优基础进一步夯实。与各创优主管部门建立了多层次联络机制,并及时开展昂多、拉妥光伏全过程咨询,组织完成“雪莲杯”勘测设计奖项现场检查,营造了积极的工程创优外部环境,明确了QC工法、绿色施工、设计创优等专项工作标准,使创国优金奖基础更加牢固。
三是统筹推进,创国优专项工作有序落实。对标“雪莲杯”、电力行优、国优金奖评选标准,完成136项全过程创国优专项工作梳理,明确15项创国优否决条件和17项创国优重点工作任务,坚持“协同创新,联合创优”思路,组织完成绿色施工示范项目申报,其中昂多、拉妥光伏项目成为西藏自治区首个成功申报的新能源项目。
昂多、拉妥光伏项目工程具备良好的智慧工程建造、智慧光伏运营、高海拔光伏生态保护等关键技术攻关条件,极为适合探索实施先进设备、工法及施工管理模式,华电昌都新能源有限公司计划2024年完成10项专利申报,取得3项授权专利,13项工法申报和10项QC成果。目前,4项生态环保类科技项目已取得华电集团批复,筹划开展的2项科技创新项目已初步取得上级公司同意,2项课题已启动可研方案论证会,其中1项纳入四川电力企业协会2024年度重大科技项目清单,2项高寒草甸保护专利已取得。获得8项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的受理通知。联合研发的复杂山地光伏场区快速精细化设计与施工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课题已结题,正在申报中施企协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电联科技创新奖。
关于“水风光模式创新”,一是构建特色创新模式。根据电力行业自身的行业特点、发展阶段,根据自主创新、集成创新、持续性创新、颠覆性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不同创新模式的特点,进行有机结合,依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形成了“水风光”三项互补协同发展的模式。
二是构建高水平环保模DB真人式的创新,严格落实“三同时”措施,协同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DB真人网站,做到“抓落实、提形象、强创新、创示范”,着力打造草甸堆存养护试验区、“斑秃”区域生态修复示范区,持续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三是着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通过更大力度集聚创新要素、加强创新组织建设、优化创新生态、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传统水电产业转型,切实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更好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聚焦智慧光伏建设、新设备新技术示范应用,力争在高寒高海拔地区实现“远程集控、无人值守、智慧运维”用科技赋能“数字电站”建设。
四是打造原创策源地。当好科技创新国家队,在创新攻关的“揭榜挂帅”机制中发挥“主力军”“先锋队”的作用,加快成为战略性、前瞻性原创技术的策源地。依托高海拔大型基地光伏项目建设,扎实组织开展新能源科技创新工作,高质量完成“高海拔大型基地光伏施工组织管理创新与实践”管理课题创新。
华电昌都新能源有限公司党委扎实推进“四力四推”党建工程,大力开展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和党建联建共建,深化党员先锋队书记领衔项目和“岗区队”创建,切实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并且,坚持“建好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的理念,积极发挥工程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行为、合规合法”地优先吸纳当地农牧民参工参建的方式、产业帮扶措施和更加有力的消费拉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一是强化“政府+企业+劳动力”三方合作,助力助推参工参建。昂多、拉妥清洁能源项目动态投资约为 141 亿元,于2023年5月20日主体工程全面动工,计划与金上至湖北±800 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同步投运。庞大的工程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建立“政府+企业+劳动力”三方合作模式,“走门串户”精准摸排劳动力情况,协调当地政府搭建参工参建平台,举办多期农牧民参工参建光伏技术培训班,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机会。截至 2024年7月31日,昂多、拉妥两个项目共吸纳当地1398 人参与到项目建设中,累计为当地发放劳动增收等费用约5996 万元,征地补偿及税收等费用约 25468万元,带动老百姓就业增收,共享发展成果。
二是深化“地企共建联建”,共谋共享“清洁能源发展成果”。公司党委深入开展“四联四共”党建联建共建活动,与芒康县党委签订县企地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备忘录,建立协调联络机制,成立工作专班,共同推进项目开发建设;与芒康县昂多乡吉措村党支部签订党建联建共建协议,在昂多乡共同种下50余株同心树,并长期为敬老院、昂多乡小学等组织送关怀。目前,项目施工人员高峰期达到5000人以上,施工人员的生活物资等需求每年拉动当地消费至少4000万元,消费需求带来创业机会。附近的村民们开起了小餐馆、小型汽修厂、超市等,既支撑了工程建设的后勤服务,也获得了稳定的经济收入。公司党委持续践行高效落实助力农牧民增收“十条举措”,下一步,将继续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民生,进一步运转党建联建链条,多方协同、共同参与,开创地企携手建新功的新局面。
三是扩大“企企共建联建”DB真人网站,与总包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分别签订“四联四共”党建联建共建协议书,最大限度地扩大“朋友圈”范围,实现工程进度和安全施工的可控在控,超额完成既定任务。通过深化落实“四力四推”党建工程,按照“党建引领、联搭平台、联合作战、联动创效”的原则,围绕项目前期、工程建设、生产准备等中心工作,以党建联建共建为“链”,将新能源开发建设汇在“链”上,将党员力量聚在“链”上,推动产业链创新链紧密结合、协同联动、同向发力、互促提高,为精品工程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能”。
公司党委深入贯彻党中央保障能源安全、推动绿色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重大决策部署,认真落实习在西藏考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和西藏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主动融入西藏自治区清洁能源“一基地、两示范”发展新格局,践行“老西藏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
“峰 · 光”品牌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峰’光无限,‘碳’路前行”是其专属品牌意象。“峰”有三层含义,一是雪域之峰,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冰峰横陈的地质特点,象征了华电昌都新能源人志存高远的精神气度;高寒缺氧的艰苦环境,是新能源人展现顽强意志的奋斗舞台。二是行业之峰,有丰富的形象寓意。公司正在建设的是全球最大单体光伏项目,备受社会期待;努力打造产业标杆,争创国优工程、生态环保精品工程、国家级水土保持示范工程。三是环保之峰,有重大的愿景内涵。公司肩负着环保发展使命,助力实现碳排放目标;勇攀新能源之峰,积极探索高原工程开发与生态保护和谐共存,守护绿水青山。
“光”也有三层含义,一是绿色之光,带来清洁能源。高效利用绿色资源,推进水风光一体化清洁能源开发,用绿色之光照亮千家万户。二是幸福之光,带来藏区发展。项目采用牧光互补模式,既有效保护了高原草甸生态,又为地方经济带来强劲增长,成为造福一方百姓的幸福之光。三是智慧之光,带来创新未来。智慧光伏项目建设,结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创新电站数字化技术和自动化运维理念,闪耀智能、高效、安全、可靠的智慧之光。
华电昌都新能源公司的企业愿景是打造高原光伏国优项目、助力一体化示范基地建设、服务双碳目标重大战略对标国际一流、引领光伏开发、建设示范基地,塑造深受社会尊敬的新能源企业。那么,在其着力增强核心功能,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构建良好营商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的这些鲜活案例和措施,正是驱动企业价值提升的DB真人生动实践。
国有企业作为生产实践的主体,在践行国家意志、服务国家战略和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现代化进程中,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在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安全生产、项目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国有企业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态势正在加速形成和不断巩固,中央企业将创新驱动、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自己的战略使命。
习强调:“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必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作为生产实践的主体,在践行国家意志、服务国家战略和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现代化进程中,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在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安全生产、项目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国有企业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态势正在加速形成和不断巩固,中央企业将创新驱动、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自己的战略使命。
第一,面向全球科技创新新态势,央企需要勇做颠覆性创新的排头兵。当前,央企创新能力建设已经进入深水区,呈现出从单点场景的验证突破转向系统化创新能力建设,从成熟技术的应用延伸到新兴技术的探索。全球科技创新如同被激活的科技火山,人工智能、新型储能等重大科技持续突变。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深度融合,不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并引发产业结构的深刻变革。从全球看,当前,科技企业尤其是大企业的主动创新活动愈加活跃,作用愈加重要,颠覆性创新的大研究主要靠大企业。中央企业在不同历史阶段始终站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前沿,在加速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时期,中央企业更应该争唱“主角”、做“头雁”, 以“求变”的态度进行系统变革,更好地发挥中央企业“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的作用,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关键力量。
第二,围绕经济产业安全新要求,央企需勇做产供双链安全的主抓手。近年来,央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加快布局,央企及其子公司以占全国不到6%的科技企业数量为全国创造10%的技术规模、16%的技术影响。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央企需要突破“卡脖子”难题,更加充分地发挥“链主”作用,通过关键系统、关键设备、关键技术为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赋能,实现向全行业安全能力、创新能力提升渗透延展。
第三,瞄准国际一流企业新目标,央企需勇做全球企业竞争的主力军。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大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从“培育”到“加快建设”的一词之变,凸显了新形势下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性、紧迫性。2022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四个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要求。
第四,立足国资国企改革新起点,央企需勇做机制模式创新的领头羊。当前,我国已有一批央企在资产规模和营收规模上比肩全球同行业先进企业,但效益效率不高、盈利能力较弱等问题尚未彻底解决,亟待通过科技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来提升发展效率。近年来,国务院国资委持续优化中央企业经营考核指标体系,从“两利三率”“两利四率”到2023年“一利五率”。随着2022年国企三年改革行动正式收官,新一轮国企改革“棋至中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于央企而言,不仅涵盖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更强调了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这正是央企改革的核心要义。
第五,聚焦产业绿色转型新任务,央企需勇做绿色低碳发展的领头雁DB真人网站。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作为国民经济的顶梁柱,中央企业产业结构“偏重”,是实施绿色低碳转型战略的重中之重。从2022年我国上市公司碳排放总量榜来看,碳排放量TOP20的企业中,不乏中央企业及其下属公司。央企尤其是能源类央企亟须创新改造传统产业的工艺流程,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和生产模式变革。此外,强化绿色转型,也有利于发挥央企的示范与带头作用,带动其他企业的节能减排降碳与低碳投资热情,形成对上下游产业链绿色转型的正向激励。
《现代国企研究》杂志是由中央党校国务院国资委分校、全国党建研究会国有企业党建研究专业委员会指导,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人才研究中心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社科类期刊。2010年创刊以来,杂志秉持“启迪国企现代思维 领航国企特色实践”的宗旨,突出评论特色,围绕国企改革和国企党建两大主题,研究发展规律,解析制度精髓,探索实践途径,已成为服务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权威研究平台和主流舆论阵地。国内统一刊号:CN11-5992/F 全年定价4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