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真人DB真人茂名乡村火热的群众文体活动,带动了乡村夜经济,“体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为推进“百千万工程”的落地见效,我市牢记习的殷殷嘱托,全面梳理汇总广东省委提出的“在市域发展、县域振兴中走在粤东粤西粤北前列”的目标和各项指示要求,引领市、县、镇、村四个层面立足实际,将发展重点聚焦于乡村振兴、县域经济、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环境生态、新型城镇化等各方面,通过“点线面”梯次推进和“小切口”精准改革,正加快推动典型县镇村、示范墟、示范点的建设,实现串点成线、连线成片、聚片成面的华丽蜕变。
昔日隐匿于深山的偏远小村,抖落了满身尘埃,焕发崭新风采。眺望竹海,或古朴典雅、或灵秀恬静,宛如点点翠玉镶嵌于沟溪之畔、山梁之巅DB真人,一步一景,如诗如画,美不胜收。村落间,一方庭院黛瓦黄墙、静谧雅致,开窗见绿、推门闻香,俨然一幅生机勃勃、幸福和谐的农村新图景。
“往昔院墙斑驳,村路泥泞,而今道路整洁,院墙古色古香,路通景旺,人和业兴,出门即景,对美好的明天更加充满期待。”信宜市平塘镇马安村村民莫桂萍谈及变化,满脸喜悦,溢于言表。
马安竹海是信宜市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依托高山生态景观与万亩竹海之优势,大力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通过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引导村民自发投资建设特色民宿,植入多元化旅游新业态,如吃、住、行、文、商、娱等,并布局低空经济、引入“剧本杀”等创新元素。同时,将马安竹海与山水双合、李花谷等景区串联成线,连片打造,成功将乡村美景转化为生产力,甚至成为村民致富的“金钥匙”,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变化,享受到实惠。
观云海翻腾,探竹林幽深,享天然氧吧,穿古装体验,赏璀璨灯色,品竹筒饭香,饮竹筒酒醇,游露天泳池……自今年1月试运营以来,马安景区已提供本地就业岗位105人,累计接待游客6万多人次,门票收入30万元,营业收入共650多万元,其中国庆期间收入150多万元,新增群众自营民宿、杂货铺及餐饮店12间,积极带动产业多元发展、集体经济增收、村民就业。
而在毗邻的高州市,滩底村同样以崭新面貌脱颖而出,颜值的蝶变从“面子”深入“里子”,不仅让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更让村民实实在在受益,成为了既有深厚文化底蕴又充满生活烟火气的美丽乡村新典范。
泗水镇大联村,作为茂名荔枝的核心产区之一,坐拥茂名四大古荔园之一的滩底古荔园古树参天,荔枝文化底蕴深厚。泗水镇对滩底村的庭院群落进行了“微改造、精提升”,创新实施“三统一、四工序”模式,短时间内完成了150多栋农房风貌的全面提升。同时,开展“1+4”组合行动,动员全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推进“五个一”美丽庭院建设,打造出100多个美丽庭院。
走进泗水镇大联滩底村,彩虹村道如项链般环绕村庄,古荔园绿意葱茏,点缀其间。荔枝林间,农家小楼错落有致,构成了一幅岭南乡村质朴而清新的美丽画卷。在主村道上,绿美庭院敞开大门,热情迎接八方来客。乡村酒馆、特产店、文创礼品馆、乡村美食店等一应俱全,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让乡村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
目前,滩底村已建成经济型庭院50多个,“金荔杯”中国(茂名)首届短剧邀请大赛在滩底村举行活动启动暨集中开机仪式,吸引20余家剧组进驻并拍摄采风。预计“庭院经济”年营收超千万元,人均增收近万元,美丽“小庭院”撬动了乡村“大振兴”。
生动的实践,美丽的昭示。马安村与滩底村的华丽蜕变,仅是我市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先富先美的宝贵实践与积极探索,为其他村庄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与宝贵启示。茂名将以坚定的步伐和不懈的努力,推动更多的村庄实现华丽蜕变,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走进高州市石鼓镇渔网街口处,街道内各式各样的渔网渔具挂满了屋檐与墙面,精美的渔网渔具工艺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历经两百多载的传承与积淀,石鼓镇的渔网产业已发展成为当地独具特色的支柱产业。如今,石鼓镇渔网渔具特色小镇焕发着勃勃生机,镇区深度融合渔网渔具文化元素,精心打造特色街道DB真人、小镇客厅及公园,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
自“百千万工程”启动以来,石鼓镇始终紧扣“渔网”这一核心业态,遵循“一墟一园一区”的镇区空间布局规划,推动渔网产业形成完整产业链条,并以高标准推动圩镇面貌焕然一新,有力提升了圩街的品位与内涵。镇街两旁,建筑和店铺采用古朴典雅的设计风格,既彰显了传统文化的韵味,又巧妙融入了渔网文化的独特魅力。
渔网渔具文化景观不仅撬动了石鼓镇的“颜值”,石鼓镇墟逐渐变成了景区,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玩。高州市“文体+”赋能“百千万工程”系列活动,如“村BA”“村K”等赛事选了在石鼓镇举办,仅渔网街每晚就有一百多家商家入驻,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
在推进乡镇规划过程中,茂名市坚持做专做精专业镇、做优做美特色镇,始终对标乡村治理中心、农村服务中心、乡村经济中心的建设要求,围绕生活圈、服务圈、商业圈的整体布局,坚持长远规划与短期见效相结合的原则,立足本地优势、突出特色亮点,因地制宜地做好乡镇规划工作,通过引领打造“产业兴旺、发展有序、舒适宜居、功能完善、生活便捷、治理高效”的典型镇,打造一批三产融合发展示范镇街。如今,各镇正努力在“百千万工程”这个赛场大展拳脚、干出成绩。
推动“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商会、民企是不可或缺的力量。茂名市积极打造多层次多领域的新型帮扶共同体,深化“百会帮百镇”行动,成立商会260家,202家商协会谋划帮扶项目352个,形成了产业帮扶型、农产品助销型、就业带动型和混合驱动型等多种帮扶模式。同时,商会为镇街发展出谋献策,引导会员以“入股分红”“利益返还”等方式参与项目建设。
茂名引导各地在乡村建设中更加关注和侧重社会民生领域,补上乡村建设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的短板,紧扣美丽圩镇“七个一”目标,加快补齐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环境基础设施、产业配套设施等短板弱项,全面提升乡镇综合服务功能,打造完善的服务圈、兴旺的商业圈、便捷的生活圈,把镇(街)建设成为乡村治理中心、农村服务中心、乡村经济中心,全面提升镇域联城带村节点功能。
县域是城乡协调发展的主战场之一,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前沿阵地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产业兴盛DB真人。在县域产业布局上,我市把重心聚焦于工业产业园与农业产业园的双轮驱动,以“领头羊”之姿引领县域产业蓬勃发展,蒲康工业园的迅速崛起便是其中的典范。
在高州主城区西郊,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工业园区——蒲康工业园正迅速崛起。作为佛茂产业转移合作园的重点片区之一,不仅承载着产业转移的重任,更以其高效的发展模式和完善的配套服务,成为产业有序转移的“佛茂样本”,更是茂名在深化佛茂帮扶协作、统筹新型城镇化中,在建设空间、资源空间、市场空间、承载力空间中挖潜力、激活力,塑造新优势、培育新增长点的实践经验。
园区规划总用地面积2340亩,已吸引佛山照明、国星光电等7家优质企业入驻,预计总产值将达到13亿元,不仅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活力,更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园区全面优化的配套服务,从员工饭堂到医疗服务中心,从托幼服务到周边学校,无不体现了对项目引得进、落得快,企业留得住、发展好的深刻理解和实践。
我市依托6个国家级、18个省级现代农业发展平台,全产业链深耕“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土特产文章,2023年实现总产值527亿元,带动约60万人就业增收。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显著,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已发展到214家,“信字号”公用品牌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为“土特产”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
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重点依托茂名石化、零碳产业园、欣旺达电白基地、马店河新型储能产业园、华南钛谷五大链主谋深做实上下游产业链,更成为招商引资的强劲引擎。截至8月底,全市新引进亿元以上招商项目22个,协议投资总额达339.67亿元。
此外,茂名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作为加力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进一步盘活土地资源,“良田连片”“村庄集中”“产业集聚”“生态优美”的美好图景,正在推动国土空间布局优化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茂名,多地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发挥社会资本在资金筹措、导入产业、项目运营等方面优势,盘活自然资源资产。
茂名已批复“百千万工程”典型县、型镇预计腾挪建设用地2791.9公顷,其中高州县域试点及三个国家级、省级镇域试点预计腾退建设用地740.6公顷。
信宜实施“政府投基础设施+企业投运营资产”配比投资模式,用专项债1:1撬动社会资本投资开发运营“中国李乡·山水双合”和“李花谷”项目,打造了集旅游、文化、研学、采摘、露营、夜经济等业态于一体的农文旅综合体。
化州发力打造“土地整治+产业”“土地整治+文旅”综合体。在航空小镇杨梅镇,杨梅墟“梅江里”项目已投入使用,航空酒店项目施工接近尾声,当地通过项目实施已撬动社会资本投资1.9亿元。